织物透湿量测试仪在使用前的检查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详细的检查步骤:
1.外观与结构检查
完整性确认:仔细查看仪器整体外观是否有明显损坏、变形或裂缝,确保外壳无破损,各部件连接紧密且稳固。例如,检查主箱体、控制柜等主要部分是否完好。
气路系统排查:重点检查气路管道是否存在弯折、破损或漏气现象。因为气路的稳定性对于模拟实际穿着条件下的水汽扩散情况非常重要,任何泄漏都可能影响测试结果。同时,查看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关键部件是否安装到位。
电源适配性核实:确认电源接入符合仪器要求的规格,并确保接地保护措施到位,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线路稳定性测试:检查所有电线连接是否牢固,避免因松动导致的接触不良或短路等问题。特别是加热元件相关的线路,要确保其绝缘良好,防止漏电风险。
3.参数设置预检
环境参数匹配:根据测试标准和样品特性,预先设定好合适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一般来说,常规测试温度为23℃±1℃,高温高湿测试则为38℃±1℃;相对湿度需精确控制在50%RH±2%~90%RH±2%之间;气流速度范围多为0.02~0.3m/s或更高。这些参数的稳定性对保证水汽传递速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程序模式选择:通过彩色触摸屏或专用界面输入测试参数后,检查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否能实时显示当前温湿度值及剩余时间,并自动计算透湿率相关指标。用户应根据样品类型和测试目的合理选择预设程序或自定义模式。
4.密封性检验
透湿杯密封核查:不同标准的透湿杯(如美标方形/圆形及国标型号)适用于厚薄各异的试样,需按规范安装并定期检查其密封性。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气情况,否则会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样品固定装置检查:对于夹盘式、压环式等不同类型的夹具,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正确安装,保证样品固定牢固且受力均匀,防止因样品安装不当导致的空气泄漏。
5.织物透湿量测试仪校准与标定验证
定期校准执行:为保证测量精度,建议定期对温湿度传感器、流量计等关键部件进行校准。可以使用标准物质或第三方计量工具验证仪器的准确性。若校准结果偏差较大,需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调整。
标准织物标定:使用标准透气率的校准织物对仪器进行标定,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校准流程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环境条件评估
温湿度稳定性监测: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避免温度波动和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的数据偏差。例如,在潮湿环境中进行测试时,应适当调整加湿装置以维持目标湿度水平。
通风与清洁状况确认: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测试区域的空气循环顺畅,避免水汽积聚。同时,环境需保持洁净,减少灰尘、纤维碎屑等杂质对试样表面的污染,以免堵塞仪器通道或改变材料的原有特性。此外,还要注意远离强电磁场源,防止干扰信号影响传感器精度和控制系统稳定性。
